喵宝贝 资讯 “双11”“双12”购物盛典落幕 青海电商:几多欢喜几多愁

“双11”“双12”购物盛典落幕 青海电商:几多欢喜几多愁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双12”,有青海电商一口气预售500只藏羊,也有电商选择回避这场年终购物盛典。回看“双11”“双12”两场购物狂欢,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已做好明年再创佳绩的准备,有人看清了实战暴露出的问题。

青海打造了12个交易类平台活跃平台仅4个

你知道青海有多少家属于自己的电商企业网站吗?你知道青海人打造了多少个交易类平台吗?答案是省内可正常访问的电商企业网站3700家,交易类平台12个。

看上去挺多,但12个交易类平台中活跃的仅4个,分别是青报商城、稳当生活、过日子网、青海供销e家。

青海供销e家成立于2015年年底,算起步较晚的交易类平台,以农产品销售为主。其中,牦牛肉、牦牛肉干销售面向全国消费者,深受国家体育局、各单位食堂青睐;受物流影响,平安富硒农产品、大通百灵鸡蛋等的购买力在省内。

“2018年我们一年的销售额是2900万元,今年‘双11’,我们推出了礼盒组装,大力推广调理牛排,效果很不错,‘双12’我们的线下销售反而更好。”青海供销e家负责人魏金莲介绍,由于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线上订单并不多,再加上冷链物流费用高,她把精力转移到了线下。

过日子网的主打产品为生鲜食品,专注于盘活本地市场。与去年相比,今年过日子网的销售额整体下滑,原因在于专业运营人才稀缺,而聘请的技术人员远在北京。配送成本高、产品供应前端质量参差不齐,也让稳当生活发愁,急需政府提供引导性培训,引进专业人才。

魏金莲说,创建平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充足的人才、资金,还得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作支撑,有便捷物流作保障。有了平台后,还面临如何打开市场,如何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等一系列问题。

入驻国内主要平台网店约2.2万家交易增长式微

除自己创办电商企业网站、打造交易类平台外,我省绝大部分电商以网店形式存在,入驻国内主要平台的网店约2.2万家。其中,入驻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唯品会、苏宁易购等平台的商品交易类网店5800余家,阿里系占70%。这些网店集中分布在西宁市,占总数的70%。

“双11”期间,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重点监测入驻6家平台的5000多家网店,有800多家网店参与促销。数据显示,“双11”全天,青海省交易额4.09亿元,较去年增长14%,交易额全国排名第30位;对外销售额2736万元,交易增长式微,较去年增长2%,贸易逆差3.82亿元;交易活跃度最强的市县分别是,格尔木市、湟中、互助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和平安区。

省市场监管局网络交易与电子商务监督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2736万元的对外销售额不能代表青海电商的真正水平,受人才因素制约,青海一些知名品牌企业委托省外电商运营团队销售,部分交易额不计算在青海范围内。这当中枸杞占25.2%,肉制品占11.1%,冬虫夏草占3.4%,乳制品占1.4%。并且微店、微信、微商城发展势头良好。

“双11”,青海秦仁堂商贸有限公司全天收到5000个订单,销售额425.88万元,连续8年稳居天猫虫草销售量排行榜第一。“双12”,秦仁堂促销力度减小,14个小时销售100万元。秦仁堂总经理秦海彬是在青海打拼的广东人,创业7载他见识了青海农牧资源的丰富,也感受到了青海对电商专业人才的渴望。

“双11”“双12”落幕

青海电商问题暴露

“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青海优质产品走向全国,知名度越来越高,青海电商功不可没。康普呀拉索枸杞、可可西里牛肉干、小西牛酸奶、源鑫堂枸杞、瑞湖海瑞斯特菊粉、秦仁堂虫草、雪源堂枸杞、藏蜜蜂蜜等,都是“双11”全国网友用订单“评选”出的最喜爱的青海特色品牌商品。

“双11”“双12”购物盛典落幕,青海电商取得佳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恶性竞争、压价销售,在红枸杞、黑枸杞销售上体现得最为明显;销售的食品变质,牛肉干、酸奶是重灾区;网红带货不发货、推销商品与实际收到的不符合;平台间竞争激烈,二选一问题突出(入驻不同平台的同一家网店);电商配套设施不足,电商发展氛围不够浓厚。有不少电商提及,产品供应前端品质不稳定、缺斤短两,影响自己的口碑。

省市场监管局发现,一些平台对网店经营主体信息审核把关不严,网店发展良莠不齐,监管困难;网络集中促销活动中,网店“刷单抄信”虚构自身商誉,或以恶意评价损害其他经营者商誉现象严重。

对此,省市场监管局要求,所有电商要认真遵守《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合规经营;平台经营者要严格审核网店资质资格,保存交易信息记录,保存时间自交易完成之日起不少于三年;积极开展平台治理,切实履行法定责任,建立信用评价机制义务,及时受理并处理投诉、举报;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与市场监管部门、知识产权权利人加强合作,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物流制约电商发展我省施行电商与物流协同发展方案

一次次实战,青海电商清晰地意识到,除人才、品质外,无论是创建平台还是开设网店,物流都是制约电商发展的一大因素。魏金莲无奈地说:“网友通常会被我们牦牛肉图片吸引,觉得很诱人,认为价格不是问题,但一听说5千克牦牛肉的航空运费是100元,很多人表示不能接受。”

为破解这一难题,去年6月30日,《青海省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施行,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运营规范、技术先进、服务优质、绿色环保、高效协同的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发展格局,全省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15%以上,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20%以上,快递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新增一批快递车辆专属停靠区域、电商物流服务门店、智能投递箱等,培育一批省内领先、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龙头企业。

根据《方案》,我省将简化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程序;加快末端体系建设;引导电商企业和快递企业,依托西宁国家级物流节点城市和海东、海西等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及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创建工作,整合商务、交通、供销、邮政、快递等现有资源,优化电商综合服务网络和快递服务网络布局,加强电商服务中心、快件处理中心、物流配送中心、货运集散中心、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点等建设,构建层级合理、规模适当、匹配需求的电商快递物流网络;提升冷链物流水平;推动电子商务园区与快递物流园区发展;加强科技应用,降低电商物流成本。

等这一系列措施落地,相信青海电商将迎来跨越式发展,不断刷新青海“双11”“双12”纪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喵宝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iaobb.cn/news/1200.html

作者: 青海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56499905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