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其发展渐呈燎原之势,“火"遍全国。
12月11日,西和县电商发展模式研讨会暨八盘梨宣传口号征集活动评审会在县电商服务中心举行。与会专家结合西和电商发展与电商扶贫实际情况,轮流进行了交流发言。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自然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是享誉全国的 “中国半夏之乡” 、“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由于地处秦巴山区,受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等因素制约,西和县是全国189个深度贫困县、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近几年,西和县积极发展农村电商,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全县经济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动电商扶贫,2018年荣获“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称号。截至2019年,西和县培育电子商务平台3个,开设网店2067家,通过电子商务培训带动就业1748人,实现网络交易额2.75亿元。
为推动电商发展,近年来西和县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创新,推出了“千人计划”、“电商团队+合作社”、“产业+电商+扶贫”等一系列项目。
截止2019年8月底,全县已累计发放补贴1192人次,千人计划成员开设网店171家,累计实现销售额2147万元,直接带贫27人,网店带动就业605人。
精心打造的领航、巾泓、巧妹子等6支专业电商服务团队与县内92家合作社达成合作的优秀成绩。今年6-10月份,6支团队共发展分销代理3000余人,仅巾泓土特产营销团队就发展分销代理1112人,完成销售1万3千多单。
同时,西和县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推进新媒体应用推广,一方面栽培十万级本土网红,自媒体达人,另一方面引进具有流量和转换力的网红大咖。今年乞巧节期间,西和县邀请了国内抖音平台牛肉夫妻出逃记、北魏先生等11位自媒体达人及县内外网红,宣传文化旅游、美景美食、农特产品。
在“产业+电商+扶贫”的电商扶贫新模式的带动下,西和县形成了诸如卢河乡创业青年刘又太的黑鸡养殖、十里镇残疾人女电商王雪芹的土蜂养殖、长道镇谭芳的“苹果电商”等一批颇具特色的电商扶贫产业户,有力地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电商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西和电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氛围不浓厚、发展不平衡、难点未破解、成效不明显等众多难题,电商人才紧缺、网上销售产品单一是目前西和电商发展尤为突出的两大难题。
与会专家结合西和县农产品特色亮点,为西和县电商持续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在产品特点上下功夫,挖掘产品深层附加价值,打造精品爆款产品……”
“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寻求产品突破口……”
“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把产品做精,将产品往高端靠拢,研究高端消费群体的产品特性需求。”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培训模式,吸引人才……”
“产品的供应不是左手买右手卖的简单过程,从产品最初的选品到产品的研究再到后期的包装测试、快递的对接,以及到最后的客户体验,是一系列精细化的动作,要在每一个环节上下功夫。”
与会专家还就人才紧缺、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与会专家热烈的讨论给西和县今后的电商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各位专家“讲干货”为西和电商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探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