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网络上买东西
你还会自己做甄别吗?
是不是经常会在一些大型平台上
跟着“带货王们”的节奏
一边种草
一边拔草
可是,
你跟着大众们的节奏,
拔草到手的东西,
真的是好的吗?
有没有想过,
这些所谓的带货高手
其实就是“水军本军”
今天,
一条关于带货圈黑幕的话题
登上热搜
↓↓↓
崔小姐一个网购达人,
看信誉、看销量、看评价,
她的网购经验丰富。
但是,
最近她的网购消费也频频“踩雷”。
崔小姐说,
很多美妆产品,
看别人推荐自己被“种草”,
然后就去买。
但有很多博主推荐的口红颜色,
跟自己买回来的颜色差别很大。
崔小姐还表示,
自己大学刚毕业的时候,
就收到过很多“兼职”邀请。
这些兼职,
其实就是找人刷单
崔小姐在某公众号上
添加了一个“水军”头目的微信,
随即被拉入一个叫作
“小红书”点赞收藏评论群。
同时,她收到了一份“写手攻略”。
群主每天在群里“投放任务”,
写手按要求完成任务:
对商品收藏、点赞,再评论。
完成任务后截图给群主,
就可以赚到一单的酬劳。
崔小姐发现,
每天群内任务的种类繁多。
护肤,美食、旅拍、服装都有。
这些所谓的写手们,
通过点赞、评论提升产品搜索排名和信任值。
崔小姐就曾在没有任何亲历的前提下,
完成了一篇旅游帖的内容收藏、点赞和评论。
并在完成“任务”几天后,
在“种草笔记”下翻看到了自己的评论内容,
杜撰内容赫然在列,
成为其他人对商品的判断和参考。
水军群里的报价
根据“水军”头目的微信:
那些任务都是内部消化了,
有的消化不完的时候在群里发
↓↓↓
有深谙此道的消费者表示:
这些水军刷单行为
都是商家为提高商品销量,
特意找人做的。
因为都是网络买家,
大家也只能参考评论,
好评多了,
自然也就跟风买了。
哎妈呀
小编自己就是这么掉坑的呀!!
网友评论
看到这些内幕之后,许多网友表示,刷单行为,需要严惩了
也有人给出过滤“水军”评论的方法
还有人分析了催生这种行业的背后因素
调查
分享好物的“种草”成了“圈套”
“水军”铺“评论” 诱导网民“跟风”
明码标价,甚至还有套餐服务,原本用来分享好物的“种草”,变成了对消费者的诱导,甚至是误导,还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评论营销产业链。
网络代刷服务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
讲诉了这个产业链的操作模式
↓↓↓
"
业内人士金小姐:“水军”公司会去分析每一个平台内容收录的规则,分析之后会给企业建议,需要有大量的这种评论转发,那我们“水军”就去铺量,铺这种评论量,转发量,因为网民都是这种从众心理嘛,前期把舆论引导好了之后,有会有一些网民主动去跟随,然后慢慢产生一些这个真实的一些评论。
"
有句老话叫作
多行不义必自毙
造假太多了
慢慢也会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就像下面这位消费者说的
没错了
很!假!
还有一种逆反心理就是
你说“好棒”
我反而觉得这就是植入广告!
“水军”搅局社交电商何以监管?
相比传统电商,近些年兴起的“社交电商”是在信任基础上实现的社交商业转化。明星达人们分享的测评好物,常常会贴上网购链接。评论量大的帖子,浏览量大的“种草”视频,也会有更强的“带货”能力。“水军搅局”的现象,正是虚假评价这一老顽疾在社交电商领域的新表现。
央视记者在采访中,也曾多次拨打各大电商的客服热线,反映虚假评价的问题,但却很少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反馈。
记者多次拨打“小红书” 网络平台的客服热线,无人接听。
律师
虚假宣传,可处最高200万元罚款
律师郭延虎:从“水军”的雇用方,也就是商家来说,涉嫌构成不正当竞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经营者对商品的性能、用户信息、销售情况、用户评价要做如实的陈述,不得作虚假的宣传,否则可处最高200万元的罚款。
我国的电子商务法也明确规定,经营者要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不得以虚构交易或者是编造用户评价的方式做欺骗、误导消费者。
专门从事“水军”行业的这些人员来说,他们为了获取不法利益,不顾客观事实,大量地发帖、灌水、刷流量,这种情况实际上已经是侵犯到了消费者和其他正当经营者的合法权利。这种行为情节严重的话,已经涉嫌构成犯罪。
作为商家
不把消费者利益放在首位
总有一天
得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来源|新闻晨报综合整理